活動

當我們同在一起,修復因而成為可能

當我們同在一起,修復因而成為可能

繞道塵世:風化田野指南

繞道塵世:風化田野指南

海上森林

海上森林

腦影避難所 feat.喻俐雅、廖于吟

腦影避難所 feat.喻俐雅、廖于吟

As a continuation of (Zoë)

As a continuation of (Zoë)

“Let’s Become Fungal!” 新書發表

“Let’s Become Fungal!” 新書發表

她如何成為冰

她如何成為冰

在洞中休息

在洞中休息

被感染的夢 — 陷入現場

被感染的夢 — 陷入現場

當我們同在一起,修復因而成為可能

View Project

繞道塵世:風化田野指南

引用吧 IV – 變遷之書   《風化田野指南》是由 the weathering collective 所研發,Astrida Neimanis 與 Jennifer Mae Hamilton 所共同撰寫。由吳礽喻與徐詩雨中文化之後,於台中無家者市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金門潮間帶的鱟、桃園兒童美術館的參與者一起進行過幾場共同體驗風化的行動。這次在本事藝術的展出是在過去的版本上進行改寫。   「一千萬年前,位於菲律賓海板塊上的呂宋島孤開始往西北方移動,約六百萬年前與歐亞大陸東南邊緣碰撞,使台灣島露出海面,並形成高聳的褶皺山脈,稱為『蓬萊造山運動』。台灣島愈來愈高,河流逐漸進行侵蝕堆積,形成現今的西部沖積平原。(…) 距今三百萬年前,東部海岸山脈核心的呂宋火山島孤逐漸與中央山脈併接在一起,生成花東縱谷,亦成為兩大板塊的縫合處。 由於往西北方移動的菲律賓海板塊一部份在琉球端隱沒到北台灣島之下,形成琉球島孤,自兩百八十萬年開始,斷續在台灣大屯山及基隆嶼、棉花嶼等外海地區形成大規模的火山噴發,直至距今二十萬年前才停止。」(黃美傳,2018)   想像我們所在的位置,地幔擠壓,火山噴發二百八十萬年所堆積而成的岩漿; 時空遠近,台北潟湖、關渡濕地; 向內收回,淡水河、中港溪、基隆河、防潮提;   回到這個河水與古老火山熔岩冷卻形成的交匯處的現代建築,你和大家都共同身處的地方,由現代建築必備的基礎設施,提供了舒適的溫度、溼度、照明與清潔。你知道最近的山頭要怎麼抵達嗎?你知道距離最近的河流,又要走多遠呢?

View Project

海上森林

「引用吧」在下一階段將著眼關於氣候正義的交織概念,透過跨領域與跨文化合作,擴展多樣的知識形態、生態智慧與世界觀,也將推出一系列圍繞在關愛與正義主題的翻譯、書寫、報導與出版等活動。 王郁媜長期關注科技進步與人類發展,以及人為影響環境錯綜複雜的關係。近兩年創作一系列回應英國煤礦史、泥炭地被用於農業和燃料,大規模碳排、自然資源耗竭、生物多樣性喪失而引發的種種危機。 藝術家今年夏天在台灣西部沿岸踏查,梳理水文地景的歷史脈絡,聚焦在淡水河、濁水溪、曾文溪等出海口,探索具有高度物種多樣性的紅樹林生態系,如何面臨人為開發破壞棲地,如何達到濕地碳匯、減緩氣候變遷等全球急迫關注的議題。這些調查研究,將作為「引用吧」下一階段的氣候合作計畫開發新創作的素材。 在這個輕鬆的前導活動中,藝術家將分享已經匯集的圖稿、影像、史料、訪談,與本事藝術策展人吳虹霏對話,歡迎大家參與這場圓桌討論,也一起共享紅樹林生態系啟發的特調飲品。 *特別感謝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許秋容教授、林幸助教授協助研究。 關於藝術家王郁媜 王郁媜的創作結合繪畫、書寫、雕塑、行為、動態影像等複合媒材,開創介於歷史與小說、檔案與詮譯的多層次敘事。這樣的脈絡由個人經驗出發,常以國際藝術進駐為田野調查,展開在地研究、跨領域合作,從藝術的層面思考生態與科技,想像人跟環境的交互關係。作品曾於國內外機構展出,包括南特當代藝術中心(2022)、會客室繪畫空間(倫敦,2021)、台北當代藝術館+立方計劃空間(2020)、庫姆美術館(塔林,2020)、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20)、都柏林科學藝術館(2020)、數位藝術與科技中心(布魯塞爾,2020)、倫敦科學藝術館(2019)、巴塞隆納當代藝術中心(2019)、提比里斯三年展(2018)、藝術與創意技術基金會(利物浦,2017)、華人當代藝術中心(曼徹斯特,2016)、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曼徹斯特藝術館(2016)、楊洋藝廊(新加坡,2015)、台北雙年展(2014)、海沃美術館(倫敦,2014)。曾進駐於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首爾美術館(2017)、科學產業博物館(曼徹斯特,2015),並獲得歐洲核能研究組織藝術項目衝撞大獎榮譽提名(日內瓦,2018)。 www.yuchenwang.com

View Project

腦影避難所 feat.喻俐雅、廖于吟

引用吧 III – 鄭亭亭   「我有一個願景,稱之為『總體藝術解放』:從腦細胞開始解放自身以及那些身份處於邊緣的人,創造一種人道的新語言和哲學。這種語言和哲學必須經由它們試圖解放的身體來實踐。這正是我的舞蹈和行為藝術計畫所在之處——在文字的永恆性、動作的瞬息即逝和我們身份的界限交匯的空間。最終目標是美學:儘管脆弱腦部幽暗的真實政治,創造一種從我們的腦細胞開始、渴望在我們的身體中經驗生活的欲望。」——喻俐雅     「對障害者家人來說,他們的存在也是讓家人努力好好生活的價值所在,為了所愛的人,家人會照顧好自己,才可以一直關照這些障害者。障害者的生存權,無關社會供獻與負擔,我們不該用不對等的價值觀來認定誰值得活。」——廖于吟     引用吧系九月的 #neuro-emergence 工作坊,邀請了神經學研究者與社會學家喻俐雅進行短講,我們可以聽她與張瀚(Han Cheung)新成立的重金屬搖滾樂團 neuropathik 在最近一場爆炸性演出的錄影;你也可以與照護身心障礙及失智症患者的照服員對談。這是一個(包含焦慮與掙扎)、希望關懷不同多於人、危殆處境身體的共同發呆空間。     如果人體全身上下有超過六十兆個細胞,其中,糾纏在皮膚、肌肉筋膜組織之間、進行感覺與運動傳達、甚至是形成記憶的迴路的神經細胞就佔了⋯⋯天知道有多少個。你維基百科上可以查到,人腦包括大約8600億個神經元,然而,這些細胞如何「活」在我們的身體及生活裡,受到什麼樣交織的歧視、藥物、社會觀念的治理。我們如何正視、引導憂鬱的迴路,進而集結轉化為為破除歧視的力量?換個多於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是一桶堆肥、一堆肥沃的土壤,裡頭又有多少細菌與生物正在進行交流溝通,我們要怎麼適時的攪拌,讓有機物與無機物分解、重組成養分,形成除草劑與化肥所無法促成的發呆關係?     Im Schatten meiner Schädelhöhle ist Leben(⋯⋯)In the shadow of my skull cavity is life(⋯⋯)我的顱腔陰影裡有生命(⋯⋯)我在發呆時有生命(⋯⋯)compost yo! Neuro-emerging(⋯⋯)無限期支持發呆權(⋯⋯)

View Project

As a continuation of (Zoë)

引用吧 III – 鄭亭亭   為了延續作品《Zoë》,藝術家鄭亭亭邀請了住在台灣的移民以讀本的方式重新詮釋其於巴黎駐村期間合作的移民的訪談。   《Zoë》為一雙頻道錄像及出版品,鄭亭亭重新拜訪了在1992到1995年間駐巴黎的台灣作家邱妙津所寫的《蒙馬特遺書》 。在駐村期間,他邀請了九位住在巴黎的女性移民,到書中主角Zoë曾去過的地點,並以自己的母語重新詮釋書中的信件。   為了這次的展覽,這九位位於台灣的表演者的訪談也被記錄下來,以期日後繼續將《Zoë》延續下去。這些關於全球女性移民的故事將如此一直被書寫、朗讀下去,透過引用的行動 – 將文字唸出的 Speech Act,此計畫盼能在已消逝的生命中牽引、連結,在看似孤絕的個體處境中重新建立關係。     *該計畫獲得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創作發表補助。

View Project

“Let’s Become Fungal!” 新書發表

「引用吧」在下一階段將著眼關於氣候正義的交織概念,透過跨領域與跨文化合作,擴展多樣的知識形態、生態智慧與世界觀,也將推出一系列圍繞在關愛與正義主題的翻譯、書寫、報導與出版等活動。在這個輕鬆的前導活動中,我們邀請到合作者之一,策展人暨研究者Yasmine Ostendorf-Rodríguez 介紹其新書Let’s Become Fungal!,並帶領參與者進行菌絲冥想、閱讀、問題討論與交流。     關於 Let’s Become Fungal! 近來,對真菌和菌絲體作為材料的興趣不斷增長,其交織性與根莖狀網絡的運作方式不僅是一個引人入勝的生態系統和材料,還作為一個隱喻,深刻地反映了新的系統、思維方式與行動的可能。 《Let’s Become Fungal!》從藝術和真菌學的世界汲取靈感,集結源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創新實踐,這些實踐根植於多物種協作、共生、聯盟、非貨幣資源交換、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的方法和相互依賴,這些皆與菌絲體的行為一致。 《Let’s Become Fungal!》不僅是一本書,也是一種方法論和思維,可以在社區、網絡和組織中啟動。作者提出十二個菌絲工作坊計劃,從菌絲冥想到閱讀小組再到生物模仿練習。每一章都以一個問題的形式提出,這些問題並不會導向答案,而是引出了十二個以工作坊的形式,涉及協作、去殖民化、非線性、毒性、動員、生物模仿、死亡和非二元性等概念與實踐。這些來自真菌的智慧將會激發藝術家、集體、組織、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設計師、科學家、人類學家、變革者、策展人、城市規劃師、活動家、園丁、社區領袖、農民等人。     關於Yasmine Ostendorf-Rodríguez Yasmine Ostendorf-Rodríguez工作、生活於墨西哥城,擔任藝術與生態的策展人和研究員。她創辦並指導了許多藝術與生態跨領域的國際性項目,包括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自然研究部門、揚凡艾克飲食實驗室,以及揚凡艾克學院學院(荷蘭)的未來材料銀行。

View Project

她如何成為冰

引用吧 II – 希瑪利.辛格.索恩     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的詩與創作像是迷宮,主角可以是鹽、語言、冰。具身的解殖路徑,像在南極探險船上迷航時聆聽你的腎臟與海洋連結。在這兩個小時的工作坊中,我們將一起抽卡牌做瑜伽,討論「how she became ice」這首詩,以及希瑪利的作品脈絡。     這場工作坊是介於四月「在洞中休息 rest in holes」與十二月「氣候正義 climate justice」之間,銜接多於人危殆處境與孤絕玩興的兩場轉化串連實驗之一。     she’d take time.

View Project

在洞中休息

引用吧 I – 熊洞   「當我們一起收集測試污染物的藥草時,長者 Albert Yellow-knee 告訴我,熊會在沼澤中尋找一種叫『熊洞』的特殊景觀,來清潔與療癒自己。」   在熊洞(bear hole)展覽中,指向現代社會追逐進步不停止的疲累,以及公路旅行中彷彿凝結的時間感。本工作坊將邀請大家躺平,找出另類方案的療癒空間與自己內心共鳴的「休息指南」。   本次的朗讀文本,包含「熊洞」展覽期間,參與者對於藝術家提問有關疫病與夢境所寫的小紙條;2022年「聆聽・調頻:女性主義環境人文夏日學校」(Listening, Attuning: Feminist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Summer Symposium, FEHSS)跨物種人類學家們 Janelle Marie Baker〈莓果田裡的熊故事:照料北方崇敬之火〉、Laura McLauchlan〈刺蝟冠軍〉所寫的研究;Khanmalek, T., & Rhodes, H. A. R. 的文章〈一份對於床的女性主義解殖認識論:生病與殘疾的陰柔棕皮膚酷兒身體不完整合集〉是兩位學者以臥病在床的角度,重新撰寫字典,以自身經驗、抵抗歧視、使能(empower)、的方式詮釋關鍵字的意涵;而Pester...

View Project

被感染的夢 — 陷入現場

展覽「熊洞」的延伸活動「被感染的夢 — 陷入現場」,由藝術家丁昶文策劃,京劇花旦許立縈出演,聲音設計為劇場配樂許家銘負責。藝術家藉表演進一步探索與延伸「符號如何被操縱以經歷轉變」在跨媒介敘事之中的過程,以及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與其擴展材料之間的關係,呈現一種交織故事的敘事性「儀式」,來反思技術、認同政治和自然已死等主題,並透過身體作為介質,擾動那些不可覺察的相互作用,重新將我們接回萬物之間早已共存的網絡。 許立縈 HSU,LI-YING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主修花旦。現為自由工作者,曾任職於當代傅奇劇場、台北新劇團、國光劇團演員,除傳統戲曲表演外,也穿梭在廣告、戲劇、影像、流行音樂之間,積極參與實踐表演與戲曲演出。近期演出作品:《穢土轉生術- 白蛇情人》、《來串門子 -親愛的陌生人》、《春香鬧學、遊園》、《掛畫》、《牡丹亭》。 許家銘 HSU, CHIA-MING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修京胡,師承吳明生老師,在校期間學習京劇、南北管等傳統音樂實作,畢業後學習電腦音樂及探索電子聲響。現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樂師,主要擔任京胡伴奏;亦為自由音樂創作者,從事劇場音樂設計工作及專輯、配樂錄製。2021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計畫(ACC2021)。

  • 時間

    May 6, 2023

  • 藝術家

    <a href="https://tingchaongwen.weebly.com/" target="_blank">丁昶文</a><br><a href="https://www.hsianglinwang.com/" target="_blank">王湘靈</a>

View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