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土地新生之處
「修復」代表著療癒、修復、賠償、康復,以及渴望將世界轉化成可能的樣子。在包括亞馬遜、太平洋、印第安原住民、非洲裔海外移民和歐洲的逾40位藝術家的貢獻下,邀請大眾觀展,以尋求安慰、休息和滋養。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創作中心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3
2023年的《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3》以「山上的家務事」為主題進行進駐研究計畫徵集,關切疫情時期山上的家務勞動,持續延伸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關係的想像。
立方計劃空間
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
集結圍繞著關愛(care)出發的作品,深切回應人類與非人在此時此地各異的處境下,如何能夠彼此關懷照料,以非人類史觀的角度審視文化與生態的傳承,重新思考同在一起的意義。
鳳甲美術館
修復:土地新生之處
「修復」代表著療癒、修復、賠償、康復,以及渴望將世界轉化成可能的樣子。在包括亞馬遜、太平洋、印第安原住民、非洲裔海外移民和歐洲的逾40位藝術家的貢獻下,邀請大眾觀展,以尋求安慰、休息和滋養。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創作中心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3
2023年的《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3》以「山上的家務事」為主題進行進駐研究計畫徵集,關切疫情時期山上的家務勞動,持續延伸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關係的想像。
立方計劃空間
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
集結圍繞著關愛(care)出發的作品,深切回應人類與非人在此時此地各異的處境下,如何能夠彼此關懷照料,以非人類史觀的角度審視文化與生態的傳承,重新思考同在一起的意義。
鳳甲美術館
修復:土地新生之處
「修復」代表著療癒、修復、賠償、康復,以及渴望將世界轉化成可能的樣子。在包括亞馬遜、太平洋、印第安原住民、非洲裔海外移民和歐洲的逾40位藝術家的貢獻下,邀請大眾觀展,以尋求安慰、休息和滋養。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創作中心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3
2023年的《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3》以「山上的家務事」為主題進行進駐研究計畫徵集,關切疫情時期山上的家務勞動,持續延伸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關係的想像。
立方計劃空間
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生/活在一起」
集結圍繞著關愛(care)出發的作品,深切回應人類與非人在此時此地各異的處境下,如何能夠彼此關懷照料,以非人類史觀的角度審視文化與生態的傳承,重新思考同在一起的意義。
鳳甲美術館
2023.09.23 / 活動
海上森林
2023.09.16 / 活動
腦影避難所
2023.09.16 / 活動
As a continuation of (Zoë)
2023.09.14 / 活動
“Let’s Become Fungal!” 新書發表
2023.09.02 – 10.28 / 展覽
引用吧 III – 鄭亭亭
2023.09.09 / 書寫
我們的身體即是知識的顯現 — 殘疾認識論
2023.09.09 / 書寫
休息與過渡
2023.09.09 / 書寫
保存、強化與複數化 — 淺談女性主義環境人文
2023.07.29 / 活動
她如何成為冰
2023.07.27 / 書寫
關於希瑪利·辛格·索恩的四杯特調
2023.06.17 – 08.05 / 展覽
引用吧 II – 希瑪利.辛格.索恩
2023.05.06 / 活動
被感染的夢 – 陷入現場
2023.04.21 / 活動
在洞中休息
2023.03.04 – 04.29 / 展覽
引用吧 I – 熊洞
「引用吧」(Citing Bar) 是一個探索環境人文、可持續性與女性主義的平台,以「飲用」同時作為個體身體滋養與對整體環境的關照連結,也援引「引用的政治」(Politics of Citation),作為肯認源頭、邊緣與困境,進而建立團結關係(solidarity),與天地萬物共學共榮的核心精神。
